期貨沙龍

關稅“最后通牒”將至,7月9日之后誰還能幸免于難

2025

07-02 21:03
來源:【原創(chuàng)】
自4月美國重啟IEEPA全球通用關稅以來,新一輪貿易摩擦迅速升級。在目前政策框架下,美國對全球商品普遍征收10%的通用稅率,并通過《貿易擴展法案》第232條對汽車、鋼鋁等行業(yè)施加高達25%至50%的額外稅率,形成了以懲罰性為特征的多層級關稅結構。



這一結構不僅針對特定商品,還引入國家差異化策略。英國作為特例,在汽車領域享有10萬輛配額優(yōu)惠,而加拿大、墨西哥則因USMCA合規(guī)問題分別承受25%與10%的懲罰性稅率。美國在全球范圍內推動“結構性不對稱”征稅邏輯,旨在通過關稅收入彌補財政并對合作條件施加更大談判壓力。

談判臨界期將至:美歐、美加談判進展分化


隨著90天關稅暫停期將在2025年7月9日結束,關鍵談判進入最后階段。據路透,英國與中國已與美方達成初步框架性協議,但多項高稅率依舊生效,反映出美方意在通過協議取得結構性讓步,而非全面取消關稅。尤其在歐美之間,美方要求歐盟調整非關稅壁壘,如數字監(jiān)管及碳邊境機制,但歐盟堅持換取汽車、鋼鋁、半導體等領域的具體減免,導致磋商進度緩慢。若談判破裂,美國將對歐盟商品實施高達50%的關稅,歐盟則準備在7月14日啟動對等反制,形成關稅對峙的升級態(tài)勢。

政策基調明確:關稅不退、財政與戰(zhàn)略雙軌推進


盡管美方對多國展開談判,但基本政策基調并未改變。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明確指出,美國不追求對等免稅協議,而更強調對稱式征稅所帶來的財政和戰(zhàn)略收益。這一思路源于《2025項目》的核心理念,關稅不只是經濟工具,更是圍堵對手、重組全球價值鏈的手段。分析師指出,美國政府正通過一系列雙邊協議,構建以自身為核心的供應鏈安全網絡,而非追求全球貿易自由化。這意味著即便短期內部分國家獲得臨時豁免,整體高稅率格局仍將長期存在。

法律不確定性仍存:關稅合法性懸而未決


當前的關稅政策背后仍存在重要法律風險。美國國際貿易法院(CIT)此前裁定IEEPA關稅越權,雖被上級法院暫緩執(zhí)行,但若聯邦巡回法院(CAFC)在7月底前作出最終支持裁決,或將撼動當前征稅基礎。最高法院近期判定限制全國性禁令適用范圍,意味著即使最終裁決對原告有利,其適用范圍也可能有限。但對全球政策制定者而言,這一法律變量仍構成潛在的不穩(wěn)定因素。

策略博弈加?。何磥碣Q易格局或演變?yōu)榧夹g與規(guī)則之爭


隨著“Take it or leave it”式談判信函即將在7月9日前后發(fā)出,尚未達成協議的國家將面臨關稅重啟壓力。分析師認為,美方或對部分展現談判誠意的國家提供短暫豁免期,但前提是簽署具備實質性結構讓渡的框架協議。未來的貿易關系將不再僅是商品進出口層面的糾紛,而可能逐步轉向以技術規(guī)則、數字稅收、審查機制等“軟壁壘”為核心的新形態(tài)競爭。這也標志著全球貿易秩序將從傳統制造業(yè)爭奪進入規(guī)則主導的戰(zhàn)略深水區(qū)。

指導僅供參考,不作為交易依據

[免責聲明]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匯金網無關。匯金網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,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自行承擔全部風險與責任。

最新答疑

更多